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14年度全國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業務交流會成果

為打造乾淨、安全且永續的環境,本署於 114年9月15日至16日舉辦「114 年度全國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業務交流會」,邀集全國 22 縣市環保局及產官學研專家共同參與。透過整治成果分享與政策交流,彼此交換經驗、激盪創新思維,展現中央與地方攜手守護土壤及地下水環境資源的決心。

全國整治成果,土地恢復價值

土壤與地下水是生活與農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本署持續與地方攜手推動污染防治與場址管理。截至 114 年 8 月底,全國累計 9,274 筆污染場址,整治完成率高達 95%,其中農地整治面積突破 99.1%,幾乎全面恢復農地使用價值,事業場址亦有 61 處完成解列,讓土地重新發揮利用功能。

推動創新整治,邁向淨零與永續

本次交流會除分享各縣市的整治實例,也聚焦於如何以兼具綠色、生態與韌性的方式進行污染改善,內容涵蓋污染預防、通報應變、風險管理及場址活化等議題,並以生態系統管理為核心理念,讓整治不僅是清除污染,更能兼顧綠色生態與碳匯效益,朝向淨零轉型與永續發展邁進。

攜手前行,開創永續新局

未來本署將持續以「加速場址整治、推動土地活化、深化預防機制、強化跨域合作」四大主軸推動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工作,打造更健康、安全與永續的環境。

  • 加速場址整治:持續投入資源與技術,針對列管中的污染場址加快整治進度,確保污染能即時被控制與處理,讓土地早日恢復安全使用價值。
  • 推動土地活化:協助地方政府將整治後的土地重新利用,帶動經濟與社區共榮。
  • 深化預防機制:建立農地、工業區及高風險事業之即時預警與分級管制系統,強化監測與風險辨識,從源頭防範污染發生。
  • 強化跨域合作:整合產業界、政府部門與學術研究能量,善用土污基金與技術資源,推動跨領域協作模式,建立完整的環境治理網絡,邁向永續治理。

土壤及地下水整治不僅是環境保護的基石,更與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本署將持續深化中央與地方合作,推動前瞻的規劃及治理策略,讓土地與水資源能長久循環、永續利用,共同守護我們的家園。

沈志修次長致詞
沈志修次長致詞
114 年度全國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業務交流會議大合照
114 年度全國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業務交流會議大合照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