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推廣吸菸者熄菸後將菸蒂丟垃圾桶

吸菸者吸菸後產生菸蒂,亂丟於街道有礙觀瞻,丟於水溝,造成危害水中生態。

菸蒂是一般廢棄物,熄菸後應丟入垃圾桶。

透過環境教育及淨零綠生活等多元宣導管道並結合地方環保機關,宣導民眾菸蒂危害及吸菸者熄菸將菸蒂丟垃圾桶。

菸蒂要去對的地方
菸蒂要去對的地方
菸蒂熄菸後帶回家或丟垃圾桶
菸蒂熄菸後帶回家或丟垃圾桶
嘉義縣撿菸蒂兌換活動
嘉義縣撿菸蒂兌換活動
邀請青年擔任倡議大使

菸品是國人健康的頭號殺手,青少年若長期處在菸品暴露環境,不僅危害其健康,也很容易開始養成吸菸習慣,更可能影響其未來身心及社會發展。

為保護兒童、青少年免於菸害及暴露於菸蒂污染的環境中,除邀請青年代表擔任菸蒂不落地倡議大使外,亦邀請具社會影響力之代表擔任菸蒂不落地倡議大使。

北一女中自發組成「菸沒綠洲( Girls in the Oasis )」,致力改善菸蒂污染,透過高中生淨街活動、二合一環保菸盒設計等面向,期望打造一個「不再菸沒的綠洲」。

菸沒綠洲
菸沒綠洲
適當地點增設菸蒂盒

依照《菸害防制法》第18條第2項規定,第1項所定禁止吸菸之場所,應於所有入口處設置明顯禁菸標示,並不得供應與吸菸有關之器物。並且,該法第19條第2項規定,第1項所定場所,除吸菸區外,不得吸菸;未設吸菸區者,全面禁止吸菸,且除吸菸區外,不得供應與吸菸有關之器物。該法施行細則第8條規定,吸菸有關之器物,指收集菸品使用後殘餘物之器物。因此,只有在非法定及非公告禁菸區內,得設置菸蒂盒。

補助地方政府於非禁菸區設置熄菸盒並加強清掃
補助地方政府於非禁菸區設置熄菸盒並加強清掃
菸蒂盒材質依董氏基金會建議,避免使用原生材質,可使用鐵罐或回收材質
菸蒂盒材質依董氏基金會建議,避免使用原生材質,可使用鐵罐或回收材質

環境部研訂「設置菸蒂盒推動指引 (PDF)」,地方政府可透過協調企業商家在熱區及適當地點設置、鼓勵里鄰在熱區及適當地點評估設置及環保局或清潔隊在適當地點設置菸蒂盒並定期清理,以維護街道乾淨,推動成效納入地方政府考核。

113年7月9日至12月31日縣市菸蒂筒設置數量
研議創新設計水溝蓋

釐清排水溝權管機關,研商權管機關創新設計排水溝可過濾清除菸蒂與垃圾的裝置,並於菸蒂熱區設置試驗,以過濾菸蒂及垃圾。

環境部補助地方政府設計並設置試驗評估成效。如有成效,推廣設置至全國。

延伸生產者責任

研議製造者及販賣者應負收集菸蒂、環境清理及環境友善產品之責任。

依照生產者延伸責任(EPR)的原則,生產者的責任應延伸到整個產品的生命週期,包括產品在生命週期每個階段所造成的衝擊等,尤其對廢棄物回收、再使用、再利用及最終處置的成本不應留給社會或政府來負擔。

蒐集國際間課予香菸生產者延伸社會責任相關立法資訊,評估公告菸蒂為應回收廢棄物之可行性。

研究爭取固定經費辦理

研議將菸蒂公告為應回收廢棄物並徵收回收清除處理費,用以支應環境清潔費用之可行性,倘香菸生產者自主辦理菸蒂不落地及菸蒂清除處理工作成效不彰,適時啟動法制作業程序。

新聞稿

懶人包及影音專區

常見問答

環境部推動「全國菸蒂不落地方案」,主要由「改變文化」、「源頭減量」、「稽查取締」、「環境清理」、「公私協力」及「加強研究」等6大策略、21+N措施來推動,讓我們的生活環境乾淨健康,讓我們的生態環境清潔永續。

首先從改變文化做起。希望能夠在源頭就讓吸菸者養成習慣,確實熄菸、不邊走邊抽、菸蒂丟垃圾桶。透過形塑社會氛圍、互相提醒鼓勵、及通力實踐來改變。這部分將與文化部小野部長及文化部共同響應。

依照廢棄物清理法第27條第1款規定,在指定清除地區內嚴禁有隨地吐痰、檳榔汁、檳榔渣,拋棄紙屑、菸蒂、口香糖、瓜果或其皮、核、汁、渣或其他一般廢棄物行為。並依該法第50條規定,有第27條各款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下同)1,200元以上6,000元以下罰鍰。經限期改善,屆期仍未完成改善者,按日連續處罰。

2023年我國菸品銷售約362億根,若有四分之一菸蒂遭亂丟,估計每年至少超過90億根菸蒂流布於環境中。廢棄的菸蒂殘留菸草、濾嘴和紙包裝三個部分,濾嘴成分為醋酸纖維(cellulose acetate),是一種人造持久的塑膠,丟棄於環境後無法生物降解而需要10年或更久時間才能分解;殘留的菸草含有4千種以上有害化學物質,如尼古丁、砷、鉛、銅、鉻、鎘及多環芳香烴類等有害物質,釋放出的化學混合物,含有有毒和致癌物質,如釋放到環境進入土壤、水域、湖泊和海洋,菸蒂內的有毒物質溶出,影響環境及海洋生態,亦有研究指出,吸食過的菸蒂及尼古丁瀝出液對魚類有一定的致死率(在一公升的水中放入一個菸蒂,就能使一半的魚死亡),進而進入食物鏈,對於環境及國人健康都會造成危害。

菸蒂經任意丟棄,透過排水溝或雨水側溝,經排水或河川,漂流到海灘或海洋,不但污染環境,海鳥或海洋哺乳動物誤食的情形也時有所聞,對生態威脅不亞於塑膠垃圾。

依2022年國際海岸清理報告指出,約47萬名志工,清理約2萬5,000公里海岸,清理出約1,552萬件廢棄物,其中菸蒂占最多,約186萬件。

我國2022年1萬1,488人參與淨灘,清理約48公里海岸,清理出約19萬件廢棄物,其中寶特瓶及塑膠瓶蓋約7.9萬件、漁業廢浮球/桶約1.8萬件、菸蒂約1.3萬件(約占6.8%)。2023年2萬3,287人參與淨灘,清理約28公里海岸,清理出約30萬件廢棄物,其中寶特瓶及塑膠瓶蓋約11.7萬件、漁業廢浮球/桶約1.6萬件、菸蒂約2.3萬件(約占7.4%)。

目前生活環境中仍存在亂丟菸蒂的問題,影響市容觀瞻及生活環境品質,也持續危害河川及海洋環境與生態。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