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協力
與社區發展協會及民間團體共同推廣環境教育,包含向民眾宣導菸蒂不落地相關政策。
結合環保標章旅館、旅行業者,於旅遊行程中向參團遊客宣導菸蒂不落地政策,及協助維護營運場所周遭環境。
推廣「環境友善店家認養行動」,112年全國已有超過2萬家店家加入認養,連鎖便利商店及咖啡店超過6,744家店家加入認養,自主維護店家周邊環境清潔,以減少菸蒂等廢棄物造成環境髒亂之情形,街道隨意丟棄菸蒂情形。並且,結合企業社會責任及ESG推動。
與財團法人中華民國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簽訂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廣環境教育,包含向民眾宣導菸蒂不落地相關政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已全面禁止遊客攜帶外食禁菸、葷食、酒、嚼檳榔,並將配合本部宣導菸蒂不落地。
106年7月環境部(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與環保公民團體共同成立「臺灣海洋廢棄物治理平台」,藉密集的資訊交流與多方討論,擬定「臺灣海洋廢棄物治理行動方案」第三版「源頭減量」、「循環利用及替代」、「末端攔截及移除」、「海廢現況影響、政策之研究調查」及「擴大合作參與」5大面向42項措施推動執行。
為有效解決多元且複雜之海廢議題,廣邀請環保公民團體參加討論,目前已至13個。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海湧工作室有限公司、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財團法人海洋公民基金會、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財團法人綠色和平基金會、財團法人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看守台灣協會、台灣零廢棄協會、中華鯨豚協會、社團法人台灣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社團法人野薑花公民協會。
環境部推動「全國菸蒂不落地方案」,主要由「改變文化」、「源頭減量」、「稽查取締」、「環境清理」、「公私協力」及「加強研究」等6大策略、21+N措施來推動,讓我們的生活環境乾淨健康,讓我們的生態環境清潔永續。
首先從改變文化做起。希望能夠在源頭就讓吸菸者養成習慣,確實熄菸、不邊走邊抽、菸蒂丟垃圾桶。透過形塑社會氛圍、互相提醒鼓勵、及通力實踐來改變。這部分將與文化部小野部長及文化部共同響應。
2023年我國菸品銷售約362億根,若有四分之一菸蒂遭亂丟,估計每年至少超過90億根菸蒂流布於環境中。廢棄的菸蒂殘留菸草、濾嘴和紙包裝三個部分,濾嘴成分為醋酸纖維(cellulose acetate),是一種人造持久的塑膠,丟棄於環境後無法生物降解而需要10年或更久時間才能分解;殘留的菸草含有4千種以上有害化學物質,如尼古丁、砷、鉛、銅、鉻、鎘及多環芳香烴類等有害物質,釋放出的化學混合物,含有有毒和致癌物質,如釋放到環境進入土壤、水域、湖泊和海洋,菸蒂內的有毒物質溶出,影響環境及海洋生態,亦有研究指出,吸食過的菸蒂及尼古丁瀝出液對魚類有一定的致死率(在一公升的水中放入一個菸蒂,就能使一半的魚死亡),進而進入食物鏈,對於環境及國人健康都會造成危害。
菸蒂經任意丟棄,透過排水溝或雨水側溝,經排水或河川,漂流到海灘或海洋,不但污染環境,海鳥或海洋哺乳動物誤食的情形也時有所聞,對生態威脅不亞於塑膠垃圾。
依2022年國際海岸清理報告指出,約47萬名志工,清理約2萬5,000公里海岸,清理出約1,552萬件廢棄物,其中菸蒂占最多,約186萬件。
我國2022年1萬1,488人參與淨灘,清理約48公里海岸,清理出約19萬件廢棄物,其中寶特瓶及塑膠瓶蓋約7.9萬件、漁業廢浮球/桶約1.8萬件、菸蒂約1.3萬件(約占6.8%)。2023年2萬3,287人參與淨灘,清理約28公里海岸,清理出約30萬件廢棄物,其中寶特瓶及塑膠瓶蓋約11.7萬件、漁業廢浮球/桶約1.6萬件、菸蒂約2.3萬件(約占7.4%)。目前生活環境中仍存在亂丟菸蒂的問題,影響市容觀瞻及生活環境品質,也持續危害河川及海洋環境與生態。
- 發布單位:環境衛生組
- 發布日期:114-03-10
- 檢視更新日期:114-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