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防治

登革熱是一種熱帶傳染病,俗稱天狗熱或斷骨熱,主要由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傳播。在臺灣,曾經有多次大規模的流行,但隨著政府和民眾的努力,我們已不再是大規模流行的區域。近年來,由於境外移入的影響,疫情再度出現。
臺灣位處亞熱帶地區,夏季氣溫高,尤其在南部地區,適合蚊蟲生長,因此登革熱病例常年都會發生。政府已建立協調機制,積極合作防治登革熱。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登革熱被歸類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防疫主管機關為衛生福利部。防治工作包括疫情監視、病媒蚊調查、醫療、檢驗、宣導、噴藥及孳生源清除等。本署配合衛生福利部進行戶外病媒蚊孳生源清除和緊急噴藥消毒。
登革熱防治工作需要民眾與政府共同努力,政府推動「登革熱防治精進措施」,推動落實衛教宣導、複式動員清除孳生源、大動員計畫、建立基本資料及定位、巡檢及評比、外部稽核、加強空屋、空地與工地稽查、機具調度、藥品整備、非必要不噴藥措施等10大精進措施。並請地方環保單位利用多元管道宣導登革熱防治,適時發布新聞稿及社群媒體宣導巡倒清刷。呼籲民眾可主動清除住家周圍環境。此外,還需進行噴藥訓練及地區巡查。從孳生源清除及預防登革熱發生機率。工作要點如下:
- 民眾應主動清除住家周圍易孳生登革熱蚊蟲的地方,政府應加強監督及罰則。
- 推動全國登革熱大動員計畫,以「平時預防」及「防止擴散」為原則,透過登革熱預防講座、社區志工環境清潔日或宣導誓師大會,輔以文宣、回收車廣播、社區跑馬燈、新聞稿、廣播或社群媒體等方式宣導,不斷提醒民眾巡倒清刷清除孳生源,提醒大眾注意登革熱防治,並教育及呼籲民眾自我檢查並清除孳生地。
- 進行基層人員噴藥訓練。
- 提供縣市環保機關整備支援,購置噴藥器材及藥品,執行病媒蚊監測及清除工作。
- 建立支援清單,協調其他單位支援人力及噴藥器材。
- 加強登革熱疫情地區的巡查工作,尤其是易孳生病媒蚊的地方。


登革熱防治是一項長期而持續的努力,需要政府、民眾和各相關單位的合作與支持。透過持續的監測、清除孳生源、宣導教育以及防治措施的執行,可以有效地控制登革熱疫情的擴散,保障民眾健康,建立一個安全健康的環境。

- 發布單位:環境衛生組
- 發布日期:113-08-27
- 檢視更新日期:114-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