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潛勢熱區改善
南部地區環境品質問題為民眾關注的焦點議題,依據環境部空氣品質監測及公害陳情資料顯示,每年10月至隔年3月除了容易好發空氣品質不良事件外,受理超過6萬件公害陳情案件中,以空氣污染類占37% 及環境衛生占32% 為主,為此,南區環境管理中心與縣市環保單位合作,建立「好夥伴資源共享相互支援平臺」,推動「南部地區污染潛勢熱區改善行動」,以「平時深耕管制」及「空品不良應變」為主軸,透過人力及科學技術輔助,期共同改善與維護南部地區環境品質。
環境品質改善與管理「南部地區污染潛勢熱區改善行動」以「平時深耕管制」及「空品不良應變」為主軸,環保單位除了空污季期間加強污染源查察管制外,平時透過已布設之空污微型感測器、河川水質監測站等物聯網及AI影像監控系統等,分析污染潛勢熱區及可疑污染源,再以空、水、廢管理面向形成整合性熱區管制方式,執行環境管理工作,提升區域性環境執法效能、強化污染源管制及減少污染物排放。



南區環境管理中心結合嘉義縣、嘉義市、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臺東縣及澎湖縣等七縣市環保等單位(簡稱好夥伴),成立「好夥伴資源共享相互支援平臺」,提供好夥伴污染潛勢熱區與污染源大數據智慧分析資訊、科技工具監測、稽查案例研析、協力查察及檢警環啟動等資源相互支援,並且透過定期或不定期環境執法技術交流,在人力、技術、科儀及經費等資源相互支援合作下,中央與地方共同進行環境污染改善。

南部地區污染潛勢熱區改善行動及好夥伴資源共享相互支援平臺的運作,已滾動協力查察至少10處產業園區熱區及可疑污染源,並促成業者強化自主管理進行污染防制措施改善,已有階段性成效。
- 發布單位:南區環境管理中心
- 發布日期:113-09-05
- 檢視更新日期:11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