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清潔維護
當談及臺灣的海岸環境時,我們不得不提及其豐富的海洋資源和多樣的生態環境。然而,這片美麗的海岸也受到了許多問題的困擾,例如漂流木、廢棄漁網和其他垃圾的堆積,這些因素破壞了海岸的景觀,影響了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為了保護我們的海洋環境,海岸清潔維護工作成為一個迫切的任務。
「向海致敬─海岸清潔維護計畫」旨在透過清理、減量、去化、透明和教育等五大面向,推動友善海洋的發展。這項計畫的目標是建立起一個有效的海岸清潔管理體系,從源頭減少海岸廢棄物的產生,確保海岸永遠保持乾淨。
談到臺灣的海岸環境,我們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和多樣的生態環境,但也受到人為活動、地形和潮汐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海岸常常受到漂流木、廢棄漁網和其他垃圾的困擾,破壞了美麗的海岸景觀。為了確保海灘永遠保持乾淨,我們需要明確界定海岸清潔的負責單位,建立有效的清理機制,並從源頭減少垃圾的產生,持續不斷地檢討和改進我們的做法。
「向海致敬─海岸清潔維護計畫」提出了五大面向來推動友善海洋:「清理」、「減量」、「去化」、「透明」、「教育」。我們需要建立制度並確保執行,制定具體可行且持久的計畫,以確保每一吋海岸都受到適當的管理,讓我們的海岸保持乾淨,讓臺灣成為真正的美麗之島。
具體來說,我們應該明確界定海岸清潔維護的統籌單位,並合理分工,確保每一吋海岸都得到適當的清潔。同時,我們也應該透過源頭減量,逐年減少海岸廢棄物的清理量。在天然災害發生後,我們應該在7天內完成漂流木和垃圾的清理工作,以確保海岸環境的迅速恢復。

自106年起,臺灣海洋廢棄物治理平台成立,透過公私協力的方式,展開了海岸清潔維護計畫。其中,「向海致敬」計畫包括「清理」、「減量」、「去化」、「透明」、「教育」五大面向,並協同各部門共同努力。109年後,海岸清潔工作取得成效,海岸廢棄物減少了6成。因此,行政院於112年核定了第二期「向海致敬─海岸清潔維護計畫」,延續了原有的工作重點,包括明確權責分工、源頭管理、強化回收再利用管道、建立透明資訊平台和加強教育宣導。這些舉止在促使各部門按照「定期清、立即清、緊急清」的原則維護海岸環境,實現海洋的永續發展。

- 一、 清理工作:
- 定期清:海岸管理單位按人潮情況分級定期清理,109年至113年共清理27.9萬公噸海岸廢棄物。
- 立即清:針對通報的海岸髒亂情況,立即派員清理,平均處理時間約3天,共處理2,387筆通報案件。
- 二、 海岸清潔度監測:
- 全國海岸乾淨度:由環境部委託民間定期監測,結果顯示,113年海岸廢棄物量比108年減少了約6成。
- 三、 漁業相關措施:
- 刺網實名制:自110年7月1日起實施,截至113年底,參與度達100%,接獲通報案件共150件。
- 養殖廢棄物處理:設置24處暫置區,累計處理約11萬5,327公噸廢棄物。
- 替代浮具:109年至113年間補助替代保麗龍浮具共19萬2,405顆。
- 廢漁網漁具回收再利用:109年至113年底回收處理廢漁網及廢保麗龍逾1,165公噸,再利用率近73%。
- 四、 陸源污染控制:
- 上游倒木清除:設置105處臨時堆置場,109年至113年間共清除4萬1,317公噸。
- 河川垃圾攔除:109年至113年間共攔除4萬5,817公噸河面垃圾,減少陸源垃圾流入海岸。

行政院於112年9月核定第二期「向海致敬─海岸清潔維護計畫」,113至116年將投入近59億元經費,並將以「清理」、「減量」、「去化」、「透明」、「教育」五個面向推動,從山到河到港到海建立海岸清潔維護機制,將相關事項長期內化落實於施政項目,全面健全海洋發展事務,確保海洋永續發展,鼓勵國民「淨海、知海、近海及進海」,並朝「每一吋海岸都有人在管、每一吋土地都乾淨」之政策願景邁進。

- 發布單位:環境衛生組
- 發布日期:113-08-27
- 檢視更新日期:114-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