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環境衛生 登革熱防治 天災後環境清理

颱風丹娜絲為臺灣帶來強風與豪雨,雖然風雨已過,但風災後的一週卻是登革熱傳播的高風險期,颱風造成大量積水,這些水若未及時清除,就可能成為病媒蚊孳生的溫床,本署提醒颱風過後別急著鬆懈,雨停了,防疫才剛開始。

登革熱不是只是夏天才會出現的傳染病,還會隨著氣候與環境變化,潛伏在我們生活周遭,颱風後間歇性降雨更容易讓家戶周圍出現蚊蟲孳生點,因此「主動清除積水」就是最有效的防線。

巡倒清刷怎麼做才有效?

為降低病媒蚊密度,本署呼籲民眾落實「巡、倒、清、刷」四步驟,在家中與社區主動找出潛在積水源並加以清除:

  • 巡:巡檢家中與周圍所有容易積水的容器或空間,如花瓶、水盤、水缸、天溝、盆栽底盤、保利龍、廢輪胎等。
  • 倒:發現積水立即倒掉,保持乾燥。
  • 清:將不需要的廢棄物分類清理,尤其是大型容器如水族箱、舊家具、浴缸等,可請清潔隊協助清運。
  • 刷:留下的容器應刷洗內壁,徹底去除斑蚊蟲卵,再加蓋或倒置避免再次積水。

同時,注意戶外巷弄、天溝、水溝等防疫死角,並做好自身防護,穿戴適當裝備清理家園時,也要注意水源安全與飲食衛生,避免因災後環境污染引發腸胃疾病。

災後齊心動起來 守護健康家園

防治登革熱是每個人都能也必須參與的行動,唯有落實日常巡檢與環境整理,才能從源頭杜絕病媒蚊滋生,本署也將持續與地方政府合作,加強社區防疫宣導與垃圾清運支援,並視疫情風險加強稽查巡查,協助民眾在風災後快速恢復生活秩序,颱風帶來的挑戰不只是眼前的積水與落葉,更是潛藏的衛生與疾病風險,從家門前的一桶水做起,一起巡、一起倒、一起清、一起刷,才能讓災後的家園不只恢復,還更安全健康。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