瀝青拌合業異味問題 政府與業者攜手改善
區域環境治理
北區環境管理中心
空氣污染查核_北區
瀝青拌合廠在道路建設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因製程中產生的空污及異味問題,導致民眾的疑慮及不滿。以新北市汐止地區為例,過去異味問題引發居民陳情關注,本署自110年8月成立汐止瀝青廠督察專案,與地方環保局合作,執行多次聯合稽查、導入科技監控工具,並推動業者自主管理,空污與異味問題獲致顯著改善成效。為讓更多地區能複製汐止成功經驗,本署於 114 年 7 月 21 日舉辦「瀝青拌合業固定污染源防制技術、管制策略暨自主管理法規研討會」,邀集全國 16 縣市環保局、瀝青業者與專家共聚一堂,共同為改善瀝青拌合業空污異味問題努力。


科技導入+法規輔導 雙管齊下
導入智慧科技監測:運用 AI 影像判煙、空氣感測器等科技工具,即時掌握異味來源與排放狀況。
- 導入智慧科技監測:運用 AI 影像判煙、空氣感測器等數位工具,即時掌握異味來源與排放狀況。
- 建立地方合作機制:與地方政府環保局成立專案團隊,展開聯合稽查,形成快速應變機制。
- 法規與許可制度精進:
- 如新北市環保局制定「瀝青拌合程序固定污染源許可審查指引」,要求業者防制設備操作紀錄應自動記錄並與主管機關即時連線監控。
- 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就《固定污染源逸散性粒狀污染物空氣污染防制設施管理辦法》進行法規宣導,其中部分條文「易致粒狀污染物逸散之製程、操作或裝卸作業,採行設置局部集氣系統,其集氣效率應達百分之六十以上,並收集至污染防制設備。」將於115年7月6日開始施行,有助於業者提前了解並提升法規符合度,以減少缺失並降低污染排放。
- 技術升級與經驗分享:
- 工業技術研究院則介紹最新製程優化、設備升級及操作管理等污染防制技術,如新料與瀝青回收料廢氣分流、回收料製程廢氣以燃燒氧化方式脫臭處理等,鼓勵業者主動改善設備,降低污染排放。
看得見的成果,聞不到的異味
這些具體作為的推動,期盼能展現明顯成果。以汐止地區為例,在督察專案與業者配合下,異味陳情明顯下降。這些成功經驗也透過本次研討會分享至全國其他縣市,從個案逐步擴展全國,形成共同推動的改善行動。
汐止、南港區陳情瀝青廠空污異味案件數統計表
資料來源:環境部環境管理署公害污染陳情案件管理系統
治理與創新 打造永續環境
為持續深化瀝青拌合業的污染改善成效,將與地方環保機關持續合作,推動更多教育訓練、技術導入與稽查輔導措施,以打造兼顧產業發展與環境品質的永續治理路徑:
- 持續辦理區域研討與教育訓練
- 強化科技稽查與追蹤改善成效
- 推動更多業者自主提升設備與操作管理
後續也將持續依產業實務需求,擴大相關教育訓練與技術支援,落實污染減量、提升管理效能,逐步擴大成效至更多地區與業者。
- 發布單位:北區環境管理中心
- 發布日期:114-07-21
- 檢視更新日期:11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