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桃園水體水質保護桃園海濱特有藻礁生態
為維護桃園地區水體水質暨桃園海濱特有藻礁生態,針對南崁溪、埔心溪、老街溪、富林溪、樹林溪、大堀溪、觀音溪、小飯壢溪、新屋溪、社子溪及福興溪等11條流域水質進行監測,以保護沿海環境生態。
會議交流:跨域合作共同守護
自101年起,本署定期邀請桃園在地聯盟、桃園海岸生態保育協會、桃園市野鳥協會、荒野保護協會桃園分會、桃園市環境保護協會、桃園市觀音區保生社區發展協會、桃園市新屋區永興里辦公室、桃園市樹林里辦公室等地方團體,以及經濟部所屬產業園區服務中心、桃園市政府相關局處等政府單位,進行意見交流,目前每半年召開一次,促進跨機關合作與在地意見整合,形成公私協力的治理模式。


守護水環境:科技監測與管制並行
為強化污染防治,本署結合「科技監測」與「總量管制」雙重措施,在桃園重點河川設置水質自動連續監測系統,並搭配AI智能影像監視設備,全天候24小時掌握水體變化,能即時發現異常水色與污染熱區,協助縮小範圍並追查污染來源,大幅提升稽查效率與精準度,有效防範環境破壞。
同時,自107年起對南崁溪實施重金屬總量管制,加強源頭管控並搭配稽查監督,已明顯降低污染物排放,促使南崁溪水質逐步改善,進一步守護珍貴的藻礁生態,營造更健康的水域環境。
成效展現:水質改善與環境查緝雙管齊下
多年來的努力已逐漸展現成果,並獲得在地非政府組織(NGO)的高度肯定:
- 水質改善與生態復育
河川水質改善顯著,不僅讓消失數十年的藻類(如石蓴、滸苔、花蛤等)重現,更讓大潭藻礁 G2 區逐漸回復自然樣貌,綠牡蠣幾乎不再出現,早年常見的「紅海」、「黑海」及「七彩溪」景象也已大幅減少,沿海藻礁逐步恢復健康。
- 環境查緝成果
近 5 年透過檢警環結盟,成功偵辦多家砂石場及工廠涉及環保刑案,由檢方起訴並追討不法利得,有效遏止長期污染行為。
本署將持續攜手地方政府與 NGO,以 公私協力的方式共同守護桃園藻礁,確保珍貴的海岸生態得以永續保存。
- 發布單位:北區環境管理中心
- 發布日期:113-10-01
- 檢視更新日期:114-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