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第十一屆第一會期第2次業務報告
統計108-112年全國違反廢棄物清理法(以下簡稱廢清法)第27條第1款案件約32萬2,952件,其中亂丟菸蒂案件約25萬628件,約占所有處分案件77.6%,顯示將近3/4處分案件為亂丟菸蒂行為。依廢清法規定,對於拋棄菸蒂等行為人可處新臺幣1,200以上至6,000以下元罰鍰。
為打造優質健康環境,推動全國撿菸蒂活動,提升民眾環境意識,期望環境無菸蒂,提升環境生活品質,將推動下列工作:
- 一、擬定及辦理撿菸蒂活動,提升民眾環境意識。邀請針對觀光民眾多或被丟菸蒂的熱區,地方政府或團體共同辦理,呼籲民眾一起維護環境整潔,以鼓勵菸蒂不落地。
- 二、與便利商店合作宣導推動,讓大家理解菸蒂污染的重要性。推動店家自主維護周邊環境清潔,以減少菸蒂等廢棄物造成環境髒亂之情形,街道隨意丟棄菸蒂情形。
- 三、與地方政府及媒體走入雨水側溝。選定目標雨水下水道側溝,掀蓋及拍攝,宣導民眾勿將菸蒂丟入水溝。
- 四、推動環境衛生稽查管制計畫,引導民眾守法。擬定環境衛生稽查管制計畫,針對亂丟菸蒂者透過錄影或監視器舉發告發處分。
- 五、與環團商量解決菸蒂污染的方法。與環保團體腦力激盪提出解決亂丟菸蒂的創新作法與可行方案。
- 六、由本部國環院研究香菸濾嘴塑膠微粒含量,並提出塑膠微粒對生態的影響。菸蒂流入環境如下水道,分解後微型塑膠會與其他來源混雜,將收集研析國內外相關生態影響報告。

- 一、修繕及新建優質公廁
- (一)為打造高優質公廁與環境品質,行政院核定「優質公廁及美質環境推動計畫」(108年至113年)。補助地方政府興建及修繕公共廁所,提升優質公廁環境品質,建置安心舒適及有尊嚴的如廁環境。截至113年4月止,累計補助4,290座公廁新建及修繕。為確保公廁工程品質,辦理公廁工程查核,邀請專家學者專業輔導,提升公廁工程施工品質。
- (二)113年4月3日行政院核定「美質環境推動計畫」(114年至119年),核定總經費新臺幣77億7,081萬元,持續推動老舊公廁汰換修繕、協助地方政府天災後復原環境能力,並推動環境美質化,結合在地特色建置特色示範點(如特色公廁等)。已擬定「選擇方案及替代方案之成本效益分析報告」及「美質環境推動計畫補助作業規定」,分別於113年4月16日及5月1日分送立法院及行政院備查。
- (三)訂定「公共廁所興建及修繕工程督導指引」,就設計階段、工程招標階段及工程執行階段等3大階段,提供地方政府督導及有效掌控工程案件執行進度,4月17日送縣市政府辦理,以提升公共廁所工程品質。
- (四)為提升公共廁所的美感,讓如廁民眾舒心、放心及舒適,舉辦公共廁所設計競圖活動,期望針對移動式、街道式及固定式公共廁所引入更多創新思維,提升公共設施的空間服務品質。經過初審及113年5月1日評選,16件入圍作品中,已選出3件優等及5件甲等並於5月15日公布。
- (五)擬定「臺灣乾式廁所試辦計畫(草案)」,5月16日召開乾式廁所經驗分享會議,邀請目前國內已設置乾式廁所單位進行分享,並邀地方政府討論推動計畫。
- 二、推動公廁品質提升
- (一)爲維護春節期間公廁環境品質,邀請民眾於春節期間(2月4日至2月17日)參與監督公廁品質。鼓勵民眾於春節期間踴躍通報公共廁所維護品質。
- (二)擬定「公共廁所列管及維護管理指引」(草案),擬定公共所列管原則及維護管理要項,與地方政府研商,修正後請地方政府辦理。
- (三)推動公廁文化,透過電台廣播宣導民眾優質如廁文化,包含「衛生紙丟馬桶」、「自己弄髒自己清」、「如遇公廁清掃人員不吝說聲真乾淨,感謝您」等。
- 三、未來辦理事項
- (一)訂定「性別友善廁所推動計畫」(草案),請各單位於辦理公廁工程修繕及新建案件時,應通盤考量綜合提升基本、性別等,以提升公廁友善度。
- (二)加強公廁及環境衛生巡查,推動環境清潔稽查管制計畫及秘密客計畫(公廁巡檢、空屋空地及工地、環境衛生與菸蒂),促進環境整潔清淨。
- (三)精進民眾使用QR code通報公廁品質機制,修正民眾通報界面、通報流程、定位點及活動辦理方式等,以增進與民眾的通報與互動。
- (四)因應社會高齡化等變遷檢討擴大推動公廁設置智慧化感測器,如人流、異味、廁紙及洗手乳剩餘量等智慧化感測器,即時提供公廁管理單位監測結果以即時清理,並供管理單位規劃清潔及耗材更換頻率,更有效率管理公廁。
- (五)為整體提升我國公廁品質,營造標竿學習的正向氛圍,辦理公廁評比活動,決選出特優名單並辦理表揚頒獎,肯定獲獎管理單位的辛勤付出。
本部持續辦理提升我國公廁整潔品質,建立公廁管理制度、加強環境整潔巡(稽)查及宣導溝通。補助地方政府辦理公廁清潔維護,推動民眾參與公廁品質評鑑活動,期由建構優質公廁、加強環境整潔及輔導改善等,提升環境衛生品質,讓民眾有安心、舒適及有尊嚴的如廁環境。

- 一、文守護海岸每吋土地,統籌各清潔維護單位、妥適分工
行政院112年9月23日核定「向海致敬-海岸清潔維護計畫(113~116年)」(第二期)「向海致敬」政策,推動跨部會之整合事宜,由本部(環境管理署)統籌內政部、交通部、經濟部、國防部、財政部、農業部、海洋委員會、教育部等9個部會15個機關盤點各海岸清理及源頭管理等各項工作,並與19個地方政府合作,以友善海洋為概念提出「清理」、「減量」、「去化」、「透明」、「教育」五個面向推動政策,建立並透過「定期清」、「立即清」及「緊急清」的清理機制,期讓全國1,990公里海岸每吋土地都乾淨。
- 二、全國海岸垃圾量近四年(108 年至 112 年)減少六成
行政院112年9月23日核定「向海致敬-海岸清潔維護計畫(113~116年)」(第二期)「向海致敬」政策,推動跨部會之整合事宜,由本部(環境管理署)統籌內政部、交通部、經濟部、國防部、財政部、農業部、海洋委員會、教育部等9個部會15個機關盤點各海岸清理及源頭管理等各項工作,並與19個地方政府合作,以友善海洋為概念提出「清理」、「減量」、「去化」、「透明」、「教育」五個面向推動政策,建立並透過「定期清」、「立即清」及「緊急清」的清理機制,期讓全國1,990公里海岸每吋土地都乾淨。
- 三、113 年執行成果
中央部會及地方政府自113年1月1日至4月30日止投入人力、經費清理所轄海岸,並完成海岸乾淨程度第一季調查,全國共清理超過8,379公噸垃圾。本部與經濟部水利署合作,執行河川垃圾攔除作業,攔截減少海岸廢棄物清理量,統計113年1月至3月止,全國固定欄除點(含水門544處、抽水站42處、其他攔除點672處)共計1,258處,機動攔除點累計3萬2,921處,垃圾攔除量約1,429公噸。
- 四、未來推動方向
持續透過海岸乾淨程度調查監測、現場查核、空中巡查,打造提高AI人工智慧海洋廢棄物辨識率、暢通民眾通報管道等工作,提升海岸乾淨程度。

- 一、召開定期聯繫會議
本部與衛生福利部二部長共同主持召開「行政院重要蚊媒傳染病防治會議」,每月1次並因應疫情變化隨時調整,邀集中央部會及地方政府,傳達防疫政策及各項防治工作成果聯繫,並加強「空地、空屋及公共工程工地」巡檢追蹤。
- 二、推動登革熱防治精進措施
為即早整備登革熱防治並預防發生,以及為使孳生源清除能確實落實,增加作戰能力,擬定113年度登革熱精進措施,113年1月25日召集各環保單位研商登革熱預防事宜,113年2月26日下達113年度登革熱防治十大精進措施,落實衛教宣導、複式動員清除孳生源、大動員計畫、建立基本資料及定位、巡檢及評比、外部稽核、加強空屋、空地與工地稽查、機具調度、藥品整備及非必要不噴藥措施。
- 三、推動登革熱孳清大動員
- (一)113年3月7日下達「登革熱孳清大動員計畫」,執行期間為113年3月25日至4月12日,以「平時預防」及「防止擴散」為原則,與地方政府共同推動並向全國各社區民眾、志工及社團,宣導執行「巡、倒、清、刷」,21個縣市政府響應執行。
- (二)113年3月20日發布記者會、新聞稿,4月2日於本部臉書發布,呼籲全國各社區民眾、志工及社團一起「巡、倒、清、刷」。
- (三)向行政院申請公益資源管道託播。LED,4月1日起於全國73處(火車站、高速公路服務區、衛福部所屬醫院、公路總局監理站、稅捐稽徵處)播放2週。廣播,5月1日起在全國198電台依檔次排播,播放1個月。
- (四)正聲廣播電台宣導,3月21日起播放10天,觸及率3,620萬人,主要收聽對象為農、漁、勞工、家庭主婦(夫)及開車族群。
- 四、落實衛教宣導
113年1月30日辦理「一日小署長」環教暨親子活動,宣導登革熱防治;2月21日召集各地方政府主要承辦人員40人並邀請臺北市、高雄市環保局分享登革熱防治經驗;3-4月國家環境研究院分區辦理6期「登革熱病媒防治訓練班」;4月22日因應2024 地球日「我行我減塑 蔬食無痕家庭日」在大安森林公園向民眾宣導登革熱防治;4月26日因應雨季來臨函請地方政府持續加強督導所屬落實環境巡檢、孳生源清除、民眾衛教宣導及溝渠清疏等工作;5月7日函請中央部會及地方政府加強督導所屬加強權管高風險場域登革熱防治工作,持續動員環境巡檢,推動容器減量並清除積水容器,避免孳生病媒蚊;地方政府113年1-4月執行衛教宣導3,654場次。
- 五、物資整備及巡檢
- (一)113年度補助縣市環保局累計新臺幣3,932萬1,368元防疫經費,辦理各項登革熱防治業務如採購防疫物資、藥品、噴藥機、割草機等。
- (二)盤點全國可投入環境清消作業之機具及藥品等,截至113年5月14日計有噴霧機2,561臺、煙霧機836臺、8.4萬餘公升液態及5,864公斤固態環境用藥。
- (三)113年1-4月地方政府巡檢,已動員32萬8,276人次、清除孳生源42萬9,057處、噴藥12,293處及告發1,242件。中央部會空地空屋工地列管處數為1,991處,中央部會持續巡查。
- 六、未來工作重點
訂定環境清潔稽查管制計畫及秘密客計畫(公廁巡檢、空屋空地及工地、環境衛生與菸蒂),促進環境整潔清淨;追蹤登革熱孳生源清除,全力防止登革熱疫情擴散。

- 一、建立廢棄物清運車輛智慧監控遠端執法機制
本署推動檢警環結盟聯合查緝模式,統計104年至113年4月底環保單位與內政部警政署保七總隊第三大隊聯合查緝環保犯罪,共計移送案件計2,326件,法辦7,104人,查扣機具925部,有效打擊環保犯罪,成效有目共睹。
過去努力查緝犯罪,但破獲時大多已被大量棄置,造成事後環境復原成本大,究其原因為不法業者在清運廢棄物過程中關閉GPS車載裝置,或使用非列管之清運車輛載運廢棄物,以此規避廢棄物流向管制。
為有效掌握事業廢棄物流向,有必要發展全新可達預防、即時處置效果之智慧監控機制,以避免污染持續擴大,本署從污染預防的角度,將「遠端執法」列為重要政策,以前瞻思維規劃整體環境改善策略,化被動為主動發現污染,針對污染熱區建置「非法棄置AI智慧圍籬」,透過棄置熱區及跨縣市重要路段布建車牌辨識及e-Tag系統,達到24小時執行廢棄物流向遠端監控作業,可快速發現「照」到在路上行駛卻無軌跡資料或軌跡偏移之異常清運行為,並立即依法辦理,有效提升執法效率,避免污染持續擴大。
- 二、智慧分析運作成果
112年9月起已陸續於廢棄物棄置熱區及重要路段佈設11處監控點位,針對大型車輛辨識車牌,並透過AI模組分析其異常樣態,統計至113年3月底已辨識5,143輛列管清運機具,並移交縣市告發 262 輛異常車輛,本系統可大幅降低不法業者之投機行為,督促列管清運機具軌跡異常改善。
- 三、未來推動事項
本署將研擬中長程計畫爭取經費6年14.3億元,擴大至1,000處監控點位,另整合政府跨單位既有監控資源,形成更密集智慧圍籬網絡,並建構執法智慧決策中心,應用遠端執法區域治理,提高執法效度。

- 發布單位:主任秘書室
- 發布日期:113-05-23
- 檢視更新日期:114-02-26